ZhongLei的故事-王中磊

恋爱&婚姻

恋爱

起初王晓蓉喜欢王中磊,是因为王中磊“长得很帅”、“是一个挺不错的男生”。但王中磊拒绝了她,理由是:“我喜欢比我年龄大的女生。”

后来王中磊生意失败,一贫如洗的王中磊给王晓蓉打电话,说“我们结婚吧。”当时王晓蓉其实已有男朋友,但她没有告诉王中磊,而是说:“咱俩谈谈吧,你来重庆看我还是我去北京看你?”王中磊一句“我特别忙,你来北京吧”,她就只身来到北京。王晓蓉利用五一假期进京,还攒了一些加班的假期,两个人就此正式确认了恋爱关系。

王中磊和王晓蓉的交往,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。王晓蓉去北京算是离家出走,因为她当时有男朋友,进京并没有告诉父母,只留下一封信,表示“我要去北京寻找幸福”。她回到家后,父母便不再和她说话,把她锁在房间里,也不让她打电话。

王中磊被迫飞到重庆,与王晓蓉的父母解释,但她的妈妈也不跟王中磊说话。王中磊在重庆待了一周,王晓蓉的妈妈一直对王中磊不理不睬。毫无进展的情况下,王中磊只好选择回北京。

就在王中磊准备离开重庆的前一天,王中磊和王晓蓉、王晓蓉的姐姐一起出去吃饭,回家途中走盘山路出了车祸,车翻到山里。王中磊一直把女友揽在怀里,结果全车的人都受了伤,王中磊的眉毛也缝了10针,但王晓蓉丝毫没有受伤。因祸得福,王晓蓉的母亲很感动,同意了王中磊们的交往。

结婚

王中磊的父母认为儿子很优秀,不理解儿子为什么要娶一个外地女孩。王中磊没有选择说服母亲,王中磊和王晓蓉的婚礼是在重庆举办,北京方面,只有新郎王中磊一个人到场,王中磊的亲人和朋友都没去参加婚礼。

婚礼

2014年8月30日,娱乐圈大佬、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在结婚20周年纪念日上与妻子王晓蓉补办婚礼。李冰冰、黄晓明、那英、冯小刚、张涵予、赵宝刚、汪小菲、林依轮等圈中好友都到场庆祝。王中磊的一双儿女也担当花童,林依轮、那英等人担当伴郎伴娘,而最终捧花被宋丹丹抢了去。王中磊在婚礼上对自己的发妻王晓蓉说,“20年前我拎着一个包娶走你没让你穿过婚纱,20年后我再给你披上婚纱。”

父亲一脚踹出了家里第一个大学生|毕业后的工作“还挺牛的”

三十多年前一个炎炎夏日午后,少年王中磊拿了一个竹竿,一根绳子,独自上池塘钓了十几只青蛙,准备给家里改善生活。“我那时候可以独立的在下雨之后拿一个小筐,拿一小铲子,弄好几筐蘑菇回来。”

王中磊其实是“大院儿”里的小孩。

“我跟他,一个大院出来的。”有人说这似乎是很多京籍成功人士的口头禅,大院是社交圈,是一种身份象征。王中磊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,家里五个男人,父亲和三个哥哥都是军人,这让他从小就不能“随便来”。

有关“军队大院”的生活,姜文曾在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里有过真切描述:因为父亲要“从军”极少陪在身边,导致“熊孩子”到处都是,什么调皮捣蛋的事情都干得出来,但王中磊是个例外:“我小时候还是比较规矩的,中军就比较调皮。”调皮自然会付出调皮的代价:“我就亲眼看见中军被父亲暴打过几次。”回忆起这个细节,王中磊忍不住对着记者哈哈大笑,好像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:“这就叫杀鸡儆猴,看见中军被暴打,我就会变得乖一点,我这辈子只被父亲打过一次。”为什么被打?其实也没犯什么天大的错误,就是有一次吃饭时和母亲顶嘴:“可能当时说得越来越不像话,父亲就横起一脚,直接把我从桌上踢到了地上,踹飞了。”

这次挨打让王中磊长了记性,从此以后再不“犯事”,大院里一帮“熊孩子”去外面疯玩儿的时候,他却干起了“正事儿”——喏,就是那些青蛙和蘑菇。

王中磊家中兄弟四人,他排行老幺——比王中军刚好小10岁。因为父亲是军人,三个哥哥都当了兵,王中军更是初中毕业后就当了兵。身边都是“制服男”,王中磊那时候也想过要去当兵,但父母却另有打算:“基本到上初、高中的时候,已经被父母严格地告诉说,你最后的选择才是当兵,除非你没考上大学;如果考上你就可以不用当兵了,因为家里边五个男人已经有四个是军人了。”

高考的时候,王中磊考上了一个北京青年政治学院——在外地学生看来貌似很高大上但并不在他的理想学校名单中,不过鉴于父母的强烈期望,他还是去念了大学,从而成为了“王家”的第一个大学生。

想不到吧,大学期间,王中磊读的是文秘专业,后来才念了经济管理,199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物资部管轴承,说到这里,他又哈哈大笑起来:“说起来还挺牛的,全中国的轴承都归我们这统一调配,因为我们同时管着生产机构和使用机构。”

首次创业“一阵风就吹垮了” |当时就跑去结婚了,“媳妇也没工作”

不仅是铁饭碗,还是能盛满饭的碗,在物资部呆得舒服王中磊乐不思蜀,越来越安于现状,觉得生活没了什么冲劲:“因为那个时候在机关里都是大爷,下到下边人家都说‘北京来人了’,好吃好喝地伺候,每天其实也没什么大事。”

这时候,哥哥王中军从美国写信回来,告诉他“应该选择一下自己的职业方向”,王中磊开始琢磨“是不是该搞点别的什么事”,恰好1992—1993年,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,小时候就懂得抓青蛙改善生活的王中磊也加入其中。二十年后再回忆起当时的情形,王中磊觉得好笑:“那个时候好像全民都可以从商,我那时候什么汽车、什么盘条都倒,也成立了自己的商贸公司,等于是脚踏两只船,一边在单位挂职,外面还有自己的生意。”

有文章写到:大院子弟的青春期,在冷战格局和“文革”渲染中,他们以为可以去战场上大练身手,建功立业,接过父辈的班,指点江山,挥斥方遒。迅速到来的改革开放,打破了他们这种战争英雄梦,却让他们最早看到外面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诱惑。

在“两手抓”的策略下,王中磊的事业似有所起色,但天有不测风云,不久他的一个合伙人就出了问题:“他跟他爸爸好像犯了一些经济罪,都进了监狱,我很小的公司就这样一阵风就被吹垮了。”公司一垮,所有的资金都被检察院查封,人生失意。这个时候,王中磊却出乎意料地想到了结婚,尽管他当时才24岁:“我的几个哥哥都是20多岁就结了婚,我觉得自己也应该20多岁结婚。”

于是,王中磊给倾心于他的重庆姑娘王晓蓉写了封信,信中说“我们结婚吧”,女方辞了工作,只身一人来到北京。王中磊再一次出乎意料地把物资部的工作辞了,两个“失业青年”就这样结了婚。在一无所有时敢于把自己交给了对方。

这段婚姻在当时是被唱衰的,但陷在回忆中的王中磊自己却觉得幸福,还是“很幸福”:“因为都没有工作,我俩过了八个月的蜜月。”

美国梦碎和王中军联手搞出了“华谊兄弟”|最初就负责行政工作

在王中磊的生命中,哥哥王中军像是一盏灯,在人生的各个路口指引着他的方向。

王中磊大学毕业时,最大的梦想其实并不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,而是想去美国,去找在那里留学的王中军,没想到后者写信告诉他:“你还是别来了,我现在还在餐馆送饭呢,并不是你想象的那种状态。”

王中军又来了一封信,信上说:建议他应该去国家单位,“你去了以后,不管进入到哪个部门,都在这套体系上,其实你是管理者,在北京还占据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”因为当时改革开放虽然早已开始,但计划经济的力量依然庞大,王中军认为去国家单位“能长见识”。正是因为听从了哥哥的建议,王中磊去了物资部。

后来在物资部呆得越来越舒服,还是王中军的信——“你应该选择一下自己的职业方向”,王中磊开始了创业,尽管最后失败了但还是积累了一笔钱。

1994年,王中军从美国带着送外卖赚来的10万美元回国,号召几个兄弟一起创业,王中磊精打细算才拿出10万人民币——除了一辆夏利车,这几乎是他当时的全部家当,他于是也成为其它三个兄弟中唯一一个出资的;当然,这个10万到现在了变成了数亿资产。

不过,王中磊刚开始只是“出资”,并没有“出力”,在和新婚妻子王晓蓉度完八个月蜜月后,王中军对他说:“你差不多了,结婚这么长时间,咱们公司现在干得也不错,你要不要来开始工作了,进公司吧。”

王中磊于是正式进入公司,最初负责的只是行政工作:“其实就是补足中军的弱项,因为中军不爱管特别具体的非业务方面的事情,一个合伙人再加上自己的亲兄弟负责一些行政、财务、人事,可能他觉得比较信得过。”

直到今天,已经上市的华谊兄弟仍然沿袭着当初的分工,王中军是董事长,不管具体事务,只负责管理大概10来个高管,平均下来一个月还去不了一次公司。王中磊是总裁,全权打理所有事务,基本上是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”。

兄弟初涉水,投三部电影亏了两部|其间抵押个人财产无数次,“签了很多字”

华谊成立之初,主营业务其实并不是影视,而是广告。那个时候,中国的各大银行并没有统一的标识和宣传手册,王中军利用自己在美国看到的经验,然后四处托人让中国的各大银行变成了自己的客户,短短几年就赚了好几千万,为公司积累了第一桶金。

王中磊自己总结,华谊兄弟涉足影视是一次意外,当时王中军为了帮朋友的忙投资了第一部电视剧《心理诊所》,没相当竟然赚了一大笔。于是1995年,华谊兄弟一口气投资了三部电影,分别是姜文的《鬼子来了》,陈凯歌的《荆轲刺秦王》和冯小刚的《没完没了》。

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,这三部电影,姜文的《鬼子来了》因为审查和违规参赛的原因被禁映,血本无归。陈凯歌的《荆轲刺秦王》遭遇票房滑铁卢,也血本无归。只有冯小刚的《没完没了》小赚了一笔。

由于资金比较雄厚,华谊兄弟顶住了压力。不仅如此,当年的打击还让华谊兄弟因祸得福:“因为这三个片子,刚好碰到了电影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状况。比如《鬼子来了》,我们完全不知道电影还会有审查的风险。《荆轲刺秦王》的投资很大,有好几千万,而且有好几个国家的投资,但可能因为它的创意,或者它的拍摄手法都是非常的超前,也非常的戏剧化,带有很强烈的导演个人风格,现在我们看起来它和市场之间是有一些矛盾的。这是第二种情况。”

而冯小刚的《没完没了》,当时是他个人最不喜欢的一部电影:“因为它在商业上完全是顺着来,观众想怎么看他就怎么拍。那时候小刚已经拍完了《不见不散》、《甲方乙方》,有点如日中天的感觉。就是大家都说,你就不要改了,你还是拍贺岁档,还是葛优,还是喜剧,就没有问题。小刚那时候可能希望拍一些自我感受的东西。他拍《没完没了》,交换条件就是我们要投资他的第四部电影《一声叹息》,那是他比较个人化的电影了。”但没想到顺着观众拍竟然成功了,冯小刚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,成为中国最善于摸准市场脉搏的导演,后来推出了《大腕》、《手机》、《天下无贼》、《夜宴》、《集结号》、《非诚勿扰》系列、《唐山大地震》、《一九四二》、《私人订制》等无数票房大卖的作品,成为华谊兄弟的标志性人物。

当然,成功的背后也必然有艰辛,王中磊说,在公司投拍影视剧初期:“其实我们把个人财产进行抵押有很多次这样的经验,到后来电影的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,还有时候为了一些企业的事情会做抵押。现在对我来说,已经记不清都做了哪些,签了很多字,现在想想风险还挺大的。”

同时,在面对失败大家有消极情绪、想打退堂鼓的时候,哥哥王中军又很好地发挥了“领袖”作用:“我觉得他很会启发大家的热情,希望大家可以继续做下去。当年《鬼子来了》和《荆轲刺秦王》虽然亏了钱,但《没完没了》赚了钱,《心理诊所》也赚了钱。年底拍了一个电视剧《罪证》也非常赚钱,所以平均下来我们并没有赔太多钱,而且还成功的进入了这个行业,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。”

坐拥“娱乐航母”,身边诱惑确实多|“老婆会给我阶段式上弦”

到今天为止,20年间,华谊兄弟已经变成一艘“娱乐航母”,“基本上只要人在北京,我每天都会去公司,因为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。”这与王中军平均一个月才去一次公司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,不过王中磊对此并没有什么怨言,在他看来这是“分工不同”。

不在北京的时候,王中磊说他基本都在飞机上,去外地或国外处理业务:“我特别容易把生活和工作放在一起,出差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旅行。我为什么喜欢旅行,因为每年我差不多有一半时间都是在飞,每次工作旅行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放松。因为你进office,你一天可能处理的是十个事情,但是你如果去出差,可能你的任务是非常简单的一到两个任务,你就会有一些空间思考或者放松自己。”

坐拥华谊兄弟这样的“娱乐航母”,王中磊也坦承他身边有不少诱惑,其中不言自明的便是美女的诱惑,毕竟华谊兄弟拥有国内最大的艺人经纪公司,不少刚入行的美女艺人会抓紧一切机会向老板“示好”,尤其王中磊还风度翩翩,多次被旗下艺人或员工夸奖是“中国最帅的老板”。但却并没有出现王中磊被“拖下水”的新闻:结婚20年,他和妻子王晓蓉感情融洽,如今儿女双全,被不少网友赞叹“太幸福了,什么都有”。

那么,到底靠什么来抵挡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?王中磊沉默了大概有十几秒钟:“就是把自己弄得比较忙,我觉得就容易处理。因为人家需要的可能很大的一个部分,还是要在一起吧,要陪伴吧,没有这个,自然就封闭了这个空间。”字面“翻译”,诱惑是有的哥是扛得住的。

但无论怎么预防,由于工作原因,王中磊还是得花大量时间和女艺人打交道,交往时有没有什么底线?“底线?”他反问了一下,然后又说到了自己小时候成长的环境:“就是你的生活背景、成长背景,定义了你对家庭和婚姻的概念,其实是对这个概念有底线,而不是对跟别人交往有底线。我觉得这是两个概念。第二个,就是你的另一半给你的感受太强烈了,你的另一半太完美了,她没有任何让你挑出来或者觉得你给一个理由说,你跟这个拜拜,或者跟这个分开,这个也有关系。”

王中磊还笑言,老婆王晓蓉对他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放心,“阶段式的上弦肯定是有的”:“其实她最重要的对我的上弦是说,她对我的信任感有一个底线,她的信任感就是我对家庭、对她、对孩子,是负责任的。但是她说,我的危险性是如果我超过了她的底线的话,可能会让我自己不幸福,我想她是对的。”

站稳脚跟,“百货公司式”经营开始了|“要把华谊打造成百年老店”

戏剧化地,失败过来,成功来敲门了。

1995年之后,华谊兄弟在王中军和王中磊的带领下彻底转向影视——当然,此时广告仍然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。

而从1995年至2004年这10年间,国内最主要的民营影视公司有两家,一个是张伟平的“新画面”,另一个就是华谊兄弟。王中磊看得很明白:“他做的是精品店——长期只做张艺谋一个人的作品,我们做的是百货公司。”

正是在王中磊“百货公司”的经营理念下,华谊兄弟不但在广告界和影视界玩儿得风生水起,2000年之后还涉足艺人经纪人,一度几乎把李冰冰、范冰冰、黄晓明、周迅等内地最当红的明星全部签至旗下;2004年又成立华谊音乐公司,把张靓颖、尚雯婕、陈楚生等年轻一代实力派唱将招至麾下。

经过多年筹备,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,还拿了个第一——内地第一家上市的民营影视企业,说得再大一些,开启了中国娱乐影视行业的资本时代。而上市前后大约有一年时间,王中磊作为公司的一把手,长期箭崩在弦上:“可能每天头上都会悬着一堆事情,因为你得对投资人负责。”

当时,作为公司的大股东,一向口无遮拦的冯小刚在上市之后就不能随便“开炮”或提前透露重大行动了,比如他一时兴起说自己很累、想退休,公司股价就会应声而跌,然后各种电话就会打到王中磊那里,他得忙着解释。诸如此类的事情,王中磊的桌前每天都有一堆。

同时公司上市之后,王中磊“百货公司”理念进一步体现,近年又相继成立时尚文化传媒公司、涉足影院、布局互联网和游戏,今年甚至还搞起了文化地产旅游,冯小刚前几天还笑言要跟着去搞房地产。可以说,只要与娱乐沾边的事情,王中磊几乎都做,而且每一项都做得很投入,这大大分散了公司的风险。

“可能到今年业绩报表出来的时候,可以看到电影只占百分之十几、二十,以前是五十、六十。刚上市那两年好像基本都是在五十左右,承担一半的业绩数。”谈到这里,王中磊长舒了一个气,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:“现在只占百分之二十左右,这个会给整个华谊电影的团队带来一个非常好的创作环境,不用背负那么大的压力。”

谈及自己将把华谊兄弟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,是不是要打进好莱坞、把它变成一个和迪斯尼一样的全球娱乐集团,王中磊说这还不是终极目标,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:“我和中军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,就是希望华谊兄弟的品牌变成一个百年老店。也许未来再过十年、二十年,我和中军这个家族在公司里面的持股量并不是很大,甚至我们可能都已经是请职业经理人在管理这个公司,但华谊兄弟这个品牌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的。它可能变成一个国际企业,但它依然是发自于这里。所有其它的步骤,我觉得跟互联网时代都不需要做长期的规划,做个一两年、两三年已经很好了。